基层残协工作做得怎么样?2025年9月23日,长沙市残联党组书记、理事长伍仁华带着这一命题深入雨花区黎托街道阳河社区,就基层残协工作展开调研并座谈。市残联党组成员、副理事长左锡涛,雨花区残联理事长朱映凯参加调研。
阳河社区辖区面积1.23平方公里,包含6个生活小区、80栋居民楼,常住人口3万余人。其中,60岁以上老人有2100余人,80岁以上户籍老人35人,持证残疾人35人,重度残疾18人。作为纯居住型小区,“出行难、办事难、融入难”曾是困扰残障居民的三大突出问题。今年以来,阳河社区以无障碍社区建设为核心抓手,加强“三位一体”建设,从环境、服务、制度、文化四个维度发力,让残疾居民的生活从“将就”变“讲究”,残疾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。
在阳河社区,伍仁华来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,实地察看无障碍设施、新云网智慧健康亭、残疾人活动室、无障碍阅读室等区域,了解阳河社区残协组织架构、日常运作及为残疾人提供的基本服务情况。在新华都·万家城小区,伍仁华参观了无障碍坡道建设、人防工程改造等项目,并详细听取了如何通过微改造、巧设计,将原有空间升级为便捷、安全的无障碍通道的介绍。
座谈会上,伍仁华充分肯定了阳河社区“三位一体”工作取得的成效。他表示,自7月24日长沙市召开社区(村)残协建设工作推进会以来,全市已有11个社区(村)在推进“三位一体”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,阳河社区便是其中之一。
伍仁华强调,要进一步谋划“三位一体”建设,聚焦基层残疾人组织、基层康复设施、基层残疾人友好单元打造三大方向,让残疾人真正受益,并在区域内形成辐射效应;要结合阳河社区实际,立足区域内残疾人分布与具体需求,推动残健融合,将残疾人服务与社区养老、文化娱乐等项目有机衔接;在持续优化硬件设施的同时,更要注重服务内涵的提升,围绕个性化、精准化、常态化的目标,深入摸排残疾人需求,实行动态跟踪服务;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阵地的无障碍改造和建设要保持常态化,社区、物业、居民等共同发力,真正凝聚社区助残扶残合力。
座谈会上,伍仁华还听取和研究解决基层有关涉残信访问题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