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市州总工会、省直机关工会,省产业工会,省直属基层工会工作委员会:
现将《湖南省总工会2025年工会帮就业行动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湖南省总工会办公室
2025年4月16日
为贯彻全总十八届三次执委会议和省总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,创新实施“559”工作部署,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根据全总办公厅《关于开展2025 年工会帮就业行动的通知》的相关要求,拟深入开展2025年全省工会帮就业行动,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。
一、总体目标
聚焦转岗待岗职工、困难职工、残疾职工,有就业援助需求的高校毕业生,农民工、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就业群体的就业创业需求,健全完善“普惠性+精准性”的工会就业服务体系,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效,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。
二、重点任务及年度目标
(一)开展“娘家人送岗”直播带岗行动
工作举措:依托“就业帮扶云”常态化开展“娘家人送岗”直播带岗活动,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实时互动平台,打造“工会主导+企业协同+职工参与”的直播生态。扩大直播带岗参与范围,县级总工会根据本地企业需求、劳动力特点,通过直播间、企业探岗、游播巡岗等方式开展工会主席直播带岗,筛选优质企业和岗位,切实吸引劳动者的参加热情,提升直播带岗的转化效果。
年度目标:每个县级总工会确定一个特色产业、培养一个劳务品牌,年度内至少开展一场工会主席或者工会干部直播带岗活动。
(二)开展“校企+工会”合作行动
工作举措:深化工会与教育部门协作联动机制,加强校企对接协调,支持职业院校和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探索打造“人才需求—定向培养—带岗实习—入职就业”产教融合模式,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。以职业院校毕业生为重点,搭建校企对接平台,通过招聘会、劳模宣讲、就业公益讲座等活动,组织毕业生线上线下与用人单位对接。动员企业在“就业帮扶云”提供就业、实习、实践、见习岗位。
年度目标:实现工会就业服务对职业院校的全覆盖,每个市州总工会至少指导3 家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。
(三)开展跨区域工会就业协作行动
工作举措:加强省际就业协作,建立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机制,定期交换用工需求清单和劳动力供给清单,通过直播带岗、线上专场等方式,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,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。通过“就业帮扶云”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就业意向摸底,引导务工人员在线找工作。
年度目标:重点针对珠三角、长三角地区,指导全省2—3个县级以上总工会与对口市、县(区)总工会建立跨区域就业协作机制。
(四)开展“一户一产业工人”培养工程行动
工作举措:围绕生产服务业、生活服务业和新质生产力领域,结合地区特色产业开展紧缺工种就业技能培训及实用型创业培训,帮助转岗待岗职工、农民工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、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等有劳动能力的就业困难群体增强就业创业能力。以家政服务培训为重点,推进工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。通过“就业帮扶云”实现工会就业技能培训全流程管理。
年度目标:全年培训不少于2万人次,其中现代化产业重点职业工种培训不少于5000人次,家政服务培训不少于5000人次。
(五)开展“阳光就业”行动
工作举措:常态化开展“春送岗位”“春风行动”“就业援助月”“民营企业招聘周”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场招聘”等就业服务活动。聚焦转岗待岗职工、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等群体,依托“就业帮扶云”建立实名档案,实施“一对一”精准就业援助,每人提供1次意向摸底、1 次技能培训、3 次适配岗位推荐、1次调研回访。
年度目标:为3万人次提供精准就业援助,助力重点群体尽快实现就业。
(六)开展平台“聚企引才”行动
工作举措:加强与各级人社部门的协调联动和资源整合,着力实现线上就业服务平台互联互通,企业和岗位信息共享共建。按照全总统筹,配合在“就业帮扶云”开展线上调研,了解职工就业需求、就业质量,了解就业政策落实情况,对地区、行业、群体就业状况进行分层分类动态监测分析。完善求职者和岗位数据库,发挥产业工会、企业工会作用,动员企业定期发布岗位信息,加强对非建会企业服务覆盖。组织各级工会所属企业、中心依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,协助做好工会系统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工作。
年度目标:提供线上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,服务求职者15万人次以上。
(七)开展“抓创业促就业”行动
工作举措:各级工会动员广大职工围绕生产服务业、生活服务业设立创业项目,重点培育服务职工生产生活需求、对接工会职工服务体系建设、一线职工首创、带动就业效果显著的创业项目,打造工会促进职工创业的“工益职创”品牌。持续开展“创业导师走基层”等创业帮扶专项活动,组织创业导师团队为有创业需求的职工提供创业指导、信息咨询、资源对接、项目孵化等服务。依托“就业帮扶云”创业展示专区,加强职工创业项目宣传。
年度目标:每个市州工会打造1个以上精品职工创业项目,带动就业人数与创业人数比不低于10∶1。
(八)开展就业服务阵地点亮行动
工作举措:各级工会要不断创新工会就业服务模式,因地制宜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活动。在工会驿站、职工服务中心(困难职工帮扶中心)等服务阵地,设置就业帮扶专区,引导劳动者、用人单位通过“就业帮扶云”配合开展职工就业需求调研、享受工会24小时就业服务。探索与有关部门、机构合作,在零工驿站、商场、车站、村镇、集市等流量场景增设工会帮就业专区专栏。
年度目标:推动15%的工会驿站设置就业帮扶专区,提供专场招聘、职业介绍、就业指导等服务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级工会要根据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,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,精心组织好就业服务工作。结合送温暖、送清凉、建会入会、劳模进校园等活动,让工会就业服务和线上平台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校园。充分发挥县级工会、基层工会作用,解决好信息和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将就业供需两端组织到线上。
(二)配齐配强人员。在工会驿站、职工服务中心(困难职工帮扶中心)等服务阵地可采取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、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置就业工作专员(工会社会工作者相关标准见《湖南省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办法(试行)》(湘工办发〔2024〕9 号)),负责就业帮扶工作。各级工会要明确1 名管理员,定期维护“就业帮扶云”数据,督促企业及时更新岗位、回应求职需求。
(三)强化协同配合。各级工会要积极参与本级和记AG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,加强与发改、教育、人社、民政等部门沟通合作,协同开展就业质量研判,及时反映就业领域风险,协助落实就业优先政策,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援助。广泛联系社会机构、企业参与工会就业服务,扩大社会效益。
(四)营造良好氛围。各级工会要多渠道宣传工会就业服务和“就业帮扶云”,广泛宣传工会就业服务项目,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“就业帮扶云”获得就业服务,提高平台影响力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