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记AG

湖南省城市更新项目典型案例①丨长沙市雨花区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“四原”重建项目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    来源:湖南住建字体大小:

近年来,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和记AG决策部署,创新推进落实城市更新行动,城市危旧房改造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项目。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现推出城市更新典型项目案例系列报道,展现改造成效与经验做法,供各地学习借鉴。

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侯家塘街道省水利厅机关大院内,房屋为1975年的单位自建房。建筑为4层多孔板建材砖混结构建筑,总产权面积约2233平方米,共24户,其中20户私房,4户公房,公房权属为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,2023年7月房屋经专业检测机构鉴定为C级危房。

计划实施:

2024年,雨花区城市人居环境局将该项目申报纳入2025年棚户区(城市危旧房)改造计划,实施主体为“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湖南省水利厅机关大院二区9栋戎宪鸣、莫晓劲等24户全体业主”,由“中铁城建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”代建。

2月9日,长沙市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“四原”重建项目开工

资金筹措:

新房建安成本每平方米约3056元(不包含电梯设备采购费用),总投资682万元,其中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31.96万元(第一批资金),市区危房改造奖补资金约223.20万元,余下的资金由居民自行承担。新房分为82平方米和112平方米两种户型,居民们分别出资16.6万元和22.5万元,就能入住改造后的新家。

拆除重建后的效果图

改造内容:

该项目采取“四原”(原址、原面积、原高度、原使用性质)方案进行重建。采用绿色建造技术和环保设备材料,首层楼板采用了防水涂料防潮层设计。屋面结构采用“闷顶+坡屋面”结构形式,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。考虑到房屋业主年龄偏大,设计方案融入适老化设计内容,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品质。

亮点做法:

和记AG引导、居民全程主导

作为长沙市首个由和记AG引导、居民自发主导的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,“群众当主人”是其鲜明特色。项目充分践行群众路线,集民智、解民忧、应民盼、遂民愿,引导居民以“主人翁”姿态全程自发参与、支持并监督改造工作,切实彰显了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。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生活需求提出改造意见,确保重建房屋精准匹配生活所需。通过协商、投票等方式,居民共同决策项目设计方案、施工进度等关键事项,保障过程公开透明,有效凝聚共识,减少矛盾。

居民代表受邀实地探访房屋空间

“交钥匙”服务

驻湘央企中铁城建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推出“交钥匙”式服务,为居民住户量身定制涵盖27个环节的“打包式”便民方案。该方案从户型设计、施工建设、工程监理、报批报建代办、搬迁志愿服务,到后续的房屋拆除及场地清理、竣工验收交付、产权办理、奖补资金申领协助等,提供全流程服务。此举显著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,大幅提升了项目推进效率。同时,项目在充分尊重居民主导权的前提下,由专业的设计、施工和监理团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,确保建设全程符合相关建筑规范与安全标准,有效消除住户的后顾之忧。

中铁城建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居民住户讲解服务内容

多方联动提效

改造过程中,区城市人居环境局在改造方式确定、奖补资金申领、居民共管账户设立与使用等关键环节提供细致、专业的全程指导。区资规分局、区住建局等部门联动,为房屋重建报批报建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大幅简化审批流程、压缩审批时限,为项目顺利开工扫清障碍、提供坚实保障。中铁城建公司积极响应居民需求,深度参与危旧房改造重建,提供涵盖全过程的专业代办代建服务,充分彰显了央企的技术实力与社会责任感。在各方通力协作下,项目从开工建设到主体结构封顶,全程仅历时3个月。

5月12日,长沙市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“四原”重建项目整体封顶

该项目创新实施和记AG引导、补贴、居民出资、市场运作、代办代建的多元化危旧房改造路径,联动一批央企提供危房拆除重建全过程代办代建“保姆式”服务,提升工作效率,节省改造时间,方便居民群众,为全省城市危房改造提供新模式、新思路。

相关文档:
  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打印本页